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925 純銀指含銀量 92.5% 的銀合金;另 7.5% 為工坊自訂配方(如銅、鋅),用於提升硬度與加工性。常見命名如 S925、Ag925 或 Sterling Silver,本質皆相同。

我們必須先建立一個核心概念:S925、Ag925 或 Sterling Silver,本質皆相同。
925 純銀代表其含銀量為 92.5%,其餘 7.5% 則為其他金屬(如銅、鋅等)組成的合金。
足銀(如 999 足銀)雖然純度高,但質地非常柔軟,長期配戴更容易出現刮痕、變形。Ag925 透過精確的 7.5% 合金配方,能大幅提升銀的硬度、韌性與耐用性。
這使得材質在鑄造、焊接與拋光時更穩定,飾品表面的精緻細節也較容易保留。對日常配戴的飾品來說,Ag925 在純度與耐用性之間取得了更理想的平衡。
足銀的亮度較柔和、金屬延展性極高,適合用於傳統工藝與收藏,但在日常佩戴上更需小心避免擠壓變形。
Ag925 則更硬挺、支撐性好,適合展現有精緻細節的現代飾品,也更適合活動量較高的族群。兩者都需要正確的清潔與收納,並定期檢視磨耗狀態。
| 項目 | Ag925(925 純銀) | 999(足銀) |
|---|---|---|
| 含銀量 | 92.5% | 約 99.9% |
| 硬度/耐用 | 較硬,日常耐用 | 較軟,易變形 |
| 外觀 | 白亮,可銠鍍提升白度 | 偏柔潤、亮度略低 |
| 加工性 | 成型/鑄造/焊接效率較佳 | 工藝要求更高 |
| 保養 | 需拭、避、收、清、檢 | 同上,更需避免擠壓變形 |
| 適合 | 日常飾品、多樣造型 | 傳統工藝、收藏用途 |
提醒:7.5% 合金比例與元素是工坊配方,通常不公開。微量元素會改變白度、硬度與抗刮性。
銀飾變黑(或變黃)是正常的化學現象,稱為「硫化」,這與銀的真偽沒有直接關係。銀會與空氣中的硫化物(如硫化氫)反應,在表面形成深色的硫化銀。
以下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加速因子:

銀飾的保養重在日常習慣。以下 5 步驟能有效延緩氧化,維持光澤:
迷思:新買的銀飾很快變黑,是不是假的?
→ 更貼切的理解是:多半是硫化與環境因素所致(如汗水、潮濕收納)。可先用拋光布處理;若仍不均勻,交由店家清潔與拋光較安全。
迷思:足銀(999)是不是比較高級?
→ 更貼切的理解是:純度更高不等於更耐用;足銀較軟、易變形。日常使用多選 Ag925,若偏好柔潤外觀與傳統工藝,再考慮足銀作品。
迷思:銀飾可以天天戴著洗澡嗎?
→ 更貼切的理解是:清水本身影響有限,但清潔劑與潮濕會加速變色。建議洗後擦乾並單件密封收納;遇到泳池、溫泉或海水請先取下。

Q1:925 純銀一定有 S925 刻印嗎?
A1:多數品牌會刻印,但微小件或中空件可能因空間限制而無法刻上。請以銷售說明、購買憑證與店家檢測為準。
Q2:容易過敏的人適合 925 純銀嗎?
A2:多數人配戴良好,但仍有個別差異(主要來自 7.5% 的合金)。若曾對某些金屬敏感,可選擇銠鍍表面或先短時間試戴。
Q3:銀布、洗銀水、超音波怎麼選?
A3:素銀(無電鍍、無寶石)可優先使用銀布;氧化嚴重再少量、短時間使用洗銀水(並沖洗乾淨)。若有鍍層或寶石鑲嵌,建議使用專業清潔或超音波,並遵照店家指示。
Q4:多久需要重鍍一次?
A4:(此問題適用於有電鍍的銀飾) 取決於摩擦與使用頻率;戒指最常需要,項鍊與耳環相對慢。發現色澤不均或金屬露底時,再與店家討論厚度與工法。